作者:李诗瑶来源:手术室发表时间:2014/11/28 17:35:30浏览:
门,一个简单字,不简单的两个世界。
——题记
带着憧憬,满怀希望来到手术室这个神秘而又神圣的地方,一袭绿衣、一抹微笑是我们最初的印象。两个星期的深切感受让我看到了绿衣涌动着生命的希望,微笑传递着无限的温暖。
陌生的环境总有太多的新挑战,需要满腹激情的去学习。在手术室,就连简单的穿衣戴帽换鞋都是一门学问。为了更好的是适应这里的一切,老师安排我们进行了两天的理论和操作学习。在理论学习中,重点强调了无菌观念和职业暴露的防护,我们对手术室的相关制度包括交接班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清点管理制度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明白只有严格执行这些操作,才是避免错误发生的最好方式。教学过程中,老师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故事言传身教,为我们敲响警钟,告诫我们做事一定要细心,严格查对。
神秘的地方总有强大的吸引力,让你不由自主的想要去靠近。初来乍到的我们对手术室的一切都感到好奇:新奇的手术仪器、新鲜的手术方式……周围不那么熟悉的环境让我们感受到了与病房不一样的新天地。
开启手术间大门的那一刻,仿佛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感受到了它真实的存在。初次进入手术间,陌生的布局、陌生的仪器都让我们感到不安,医生、麻醉师、护士老师们都各自忙碌着,看到这里的工作状态和环境让我们不禁茫然,手足无措。细心认真的万老师看出了我们的慌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先是简单介绍了常用设备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然后让我们熟悉各种物品的摆放位置。初步认识环境的过程我们同时也学到了做事要懂得先后顺序,要不慌不乱有序进行,才能快速而准确的完成工作。
在短暂的实习期间,我们非常幸运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了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的工作。作为洗手护士,紧张的心理总是让我们畏手畏脚,不敢向医生递器械,而看到洗手护士老师总是那么准确而迅速的与医生配合,根本无需医生多言,这种天衣无缝的配合更让我们羡慕不已。在万老师和洗手护士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我们对手术器械和传递方式有了一定了解后,终于鼓起勇气,大胆地给医生传递了第一把器械,那一刻的自己不再那么拘束,有了无比荣耀的成就感。有了这大胆的第一步,之后的穿针递针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虽然不够熟练但已不再那么紧张。经历短短的一台手术,却感触良多:想要默契完美的配合手术就必须扎实的掌握解剖知识和手术步骤。作为巡回护士,在手术过程中配合医生和洗手护士们完成了手术衣、无菌手套的穿戴和术中所需物品的添加,由于初来乍到,不熟悉环境,又明白绝对不可以违反无菌原则,造成差错事故,所以一直紧张不敢动,生怕自己的不小心造成污染,影响手术进程。万老师总是十分贴心的鼓励我们,给我们信心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在看似简单的巡回工作中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实则好难,太多的新奇吸引着我们,还未养成密切观察四周情况的好习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师不仅关注手术进展,能够提前询问医生是否需要添加某些用物,还要兼顾输液和心电监护等整个手术间的事情,因此在这里必须全面调动自己的视觉和听觉,高度集中精神才能密切配合医生。
想要适应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步调,就必须加快自己学习的步伐;想要呈现完美无缺的默契配合,就必须准确掌握手术的相关知识;想要确保无菌整洁的手术环境,就必须培养严谨的态度。在这里一针一线都不能忽视,在这里一举一动都不能大意。因为在这里,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神秘而寄托希望的地方;对于家属来说是一个万份牵挂的地方;而对于我们,是我们把对生命的敬畏转化为工作热情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竭尽全力,只想要用自己多一点的努力挽回病人脆弱的生命。
若涓涓细流,温文儒雅;若沥沥春雨,细腻如丝。因为您耐心的教导,混沌之中才有指路的明灯;因为您贴心的提点,迷茫的夜空才有了永恒的北斗。时间虽然短暂,但感谢老师让实习的每一天都很充实。在这里我们不仅学习到了知识,也学到了工作态度和方法,这都是将伴随我们一生的财富。虽然只是刚刚开始熟悉又将离开,但十分庆幸,这里有过我们的失落,有过我们的欢乐,更庆幸,这门里的世界我们来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护理网站 主办:武汉同济医院护理部
地址: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 咨询电话:027-83663139 投稿邮箱:88969089@qq.com
Copyright2006-2008, Tongji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尚网互联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