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护理网

返回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本站公告:

优质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优质护理

巧用沟通技巧,促进老年患者健康

作者:陈雨朦 王玫来源:综合医疗科16楼发表时间:2017/8/31 15:12:05浏览: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老年慢性疾病住院患者逐渐增多,而老年患者往往由于年龄增加及患有多种疾病,从而导致听力、视力、记忆力的下降,存在焦虑、抑郁、依赖及偏执等心理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为老年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护理照护,越发成为老年病房医护人员所面临的紧迫而现实的问题。

1影响与老年患者沟通的因素

从护士自身来讲,包括(1)交流信息量不足;(2)使用专业术语过多;(3)技术水平不高;(4)表述、解释不到位。

2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

研究显示,护士的态度及非语言的沟通在与老年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显得格外重要。目前多数医院临床护士以年轻者居多,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容易产生“代沟”,故老年科护士护士更应多学习如何与老年患者进行沟通。同时由于老年人多有听力下降或耳聋在日常护理中,因此还应加强非语言性的沟通技巧,即为了让患者更好的理解,使用手势来辅助表达,以提高表现力和感应性。

具体沟通技巧如下

2.1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沟通的开端 

人际交往中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先入为主的印象往往会影响整个交往过程。 护士整洁、自然,典雅、端庄的仪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帮助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当患者踏入医院,护患沟通就已经开始。此时负责接待病人的护士应及时、主动热情地向病人问好,亲切介绍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病区环境设施、住院制度、作息时间及病区安全通道的位置,使病人做到心中有数。尽快适应病区环境。主动为病人介绍同一病室的其他室友,帮助建立病友关系,耐心回答病人疑问,尽量满足病人要求。

2.2尊重老人,语言文明礼貌清晰

在护理老年患者时,护患关系处理的好坏,常与护士能否礼貌待患有关。 特别是有合并功能障碍,如失语、生活不能自理或长期住院又没有子女照顾的老年患者,长期缺乏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更加渴望得到护理人员的理解、关心和尊重。如果护士能多与患者沟通,在操作前及实施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轻声称呼老人以示尊重,认真详细交代目的、药物的副反应及注意事项和配合方法,而且言语真诚、称呼友好则可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促进相互理解和配合,如在我院老年病房,护士们在操作过程中通常会热情地称呼老年患者为“爷爷”或“奶奶”,患者配合度良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2.3沟通中的情感投入同理心

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时,不仅要有同情心,做到态度诚恳温和,显露出对老年患者的关心体贴,更要体现出对老年患者的同理心,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理念,在老年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以患者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了解患者内心感受,通过接受患者的想法,以此了解他们心中真正所需,体会他们的情绪,做到将心比心。要达到这一目的,护士要 “角色替换”,只要穿上工作服,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要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向患者发泄或迁怒于患者。同时护士应言而有信,这是建立患者信任感的重要途径,对患者的合理要求分轻重缓急,尽可能满足,暂时难以满足亦应向患者解释清楚,取得其谅解。最后不能忽视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要尊重患者的过去,了解患者的文化、社会背景及爱好,投其所好。

2.4擅用鼓励式交谈和安慰性语言

对于孤独、忧郁和自卑的老年患者,除了关心、体贴患者,还应多用肯定、赞扬和鼓励的语气与其交谈,消除患者孤独、自卑心理。患者入院需要了解各方面情况以适应医院的生活,医护人员要尽早提供病区环境、制度、治疗安排、疾病动态等信息并主动与家属交流以取得配合。在老年患者紧张、焦虑时要运用安慰性语言以宽其心。 同时与患者家属或单位取得联系, 让他们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及心理状态,动员家庭和社会共同关心老年患者。

2.5非语言性沟通方式的运用

非语言沟通是对语言沟通的加强和辅助,非语言沟通是指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达到沟通的目的,可有效增强语言沟通效果,临床实践表明,非语言沟通辅以语言沟通对于老年病人更为重要。在护士与患者交谈时,护士应与老年患者保持适当的目光接触,目光应平和、亲切, 体现出护患之间的平等和尊重,会让老年患者觉得你尊重他、重视他,可产生很多积极的效应。对于孤独、沮丧的老年患者,护士可适当的触摸让他们感觉到关心和尊重,能给他们安全感、信任感,消除孤独恐惧的心理。护士还可以密切观察患者的非语言行为,如排斥态度、欢迎态度、或患者此时很不耐烦不希望被打扰,通过对这些身体语言的了解从而真正理解患者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实质。

2.6其它方面

改善病房环境,病房的温度、湿度、声响都要适合老年患者的康复,努力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医疗环境。同时加强护士自身素质建设,良好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医学知识可获得老年患者的信任,为护患间的顺利交流创造条件。

总之,随着现代社会及医学模式的发展与转变, 赋予护理工作更多的内涵, 更加注重对患者的人性关怀和护患沟通,在老年护理中,对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新观念,将护患沟通作为一种制度贯彻实施,如何使护患沟通更具有可操作性、简便易行、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是护理人员值得深思和研究的方向。

网站首页 | 护理概况 | 护理新闻 | 护理管理 | 优质护理 | 教育培训 | 学科发展 | 健康科普 | 专题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