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护理网

返回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本站公告:

专业发展

当前位置:首页 > 优质护理 > 专业发展

人文关怀在胸外科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汪杨来源:胸外科二病区发表时间:2021/4/13 9:59:38浏览:

人文关怀即“以人为术”,就是在生活实践中,始终体现和维护人的生存权利、价值观念、道德尊严、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人文关怀是文化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护士将获取的知识消化后自觉的给于病人的情感付出。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及改善通气功能紧急而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能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关注与应用。笔者从以下5个方面将人文关怀护理应用在胸外科住院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中。

1. 营造舒适人文环境,实施优质护理  

在人文关怀下,努力创造舒适的病房环境,气管切开患者应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新鲜,温度维持在22℃~24℃,湿度维持在50%~60%,每日通风两次,每次30min,室内用物及地面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及湿拖,减少探陪人员,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2. 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

气管切开患者不仅忍受着躯体上的痛苦而且有心理上的考验,因极易产生焦虑、孤独、恐惧等心理,因此应注意关心患者,与患者多进行交流。操作前,护理人员要做好充分的解释,减轻其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操作过程中,多使用协商的语气,以便更好地取得患者的配合;操作后,要多使用鼓励赞美的语言主动和患者进行肢体上的接触,如拍拍肩膀、握手、按摩等,及时给予安慰与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恰当运用沟通技巧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失声情况,导致患者无法与医护人员进行顺利的语言交流,患者只能通过面部表情、手势、甚至躁动来表达自己的各种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口型,面带微笑采用选择性的提问方法,耐心询问以便患者选择,对于躁动的患者,要多加包容和忍让;对于实在难以理解的表达,我们可以通过写字板上写字、画画等方法;另外,可以让患者做深呼吸来放松自己的情绪。

4. 将人文关怀融入到基础护理中

气管切开术后的基础护理的质量决定整体护理质量。套管的护理,为了预防套管脱落、移位,一般临床上采用专用气管套管欣皮护固定外套管。松紧以是否放入一手指为宜,从套管两侧固定在反复粘贴上。护理人员每日更换气管套管的纱布片3次,早中晚各一次,金属套管每隔8小时进行更换内套管,并更换气管纱布,套管进口可用生理盐水纱布浸湿、拧干,摊开搭在气管上,以防套管干燥、异物进入。如果患者气管切开处呼吸肌辅助呼吸的,应做好呼吸机的湿化,,以及湿化水的温度,定时给予患者吸痰,吸痰要及时、彻底,并注意要严格无菌操作,每次吸痰前及吸痰后增加供氧量,吸痰动作要轻柔、到位,时间不超过15s,吸痰时可以鼓励患者咳嗽。早晚口腔护理2次,保持口腔的清洁,减少口腔并发症发生。

5. 重视全程人文关怀

为病人提供延伸护理服务,体现人文关怀护理的全程理念,不管是在住院期间,对带有气管切开转科的病人在转科前,护士详细介绍并指导患者如何正确咳痰及有效预防感染的方法。所以,护理人员要树立人文关怀护理意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开展的护理活动,提升护理人员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来获得患者的信任,从而降低护理工作的难度。

美国特鲁多医生的一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能够用自己的爱心去关怀自己照顾的病人。综上所述,将人文关怀护理运用到胸外科病房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过程,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且有利于缓和护患矛盾。

网站首页 | 护理概况 | 护理新闻 | 护理管理 | 优质护理 | 教学科研 | 健康科普 | 心灵驿站 | 专题栏目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