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曼来源:中法消化发表时间:2022/8/5 10:28:14浏览:
近期,我阅读了《目光》这本书,它是北京朝阳医院眼科陶勇医生的文学随笔,是一个医生的沉思录和成长感悟。全书内容分为关于生死善恶、学习教育、从医选择、立世榜样等几大模块,讲述了其医学生涯中经历的种种,有对生死的感悟,对医患关系的思考,对放弃与坚守的抉择……其中,“热爱,自有万钧之力”一章让我获益良多。
陶勇医生二十多年只从事过医生这份职业,我和身边的伙伴们亦是如此,毕业至今一直坚守着护理岗位,每天不断重复相似又不同的工作,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也见证了一些令人动容的瞬间——生命最后的坚持、捐献遗体时的坚定、病情好转的欣喜,书中提到的相关感受,每每看到不禁动容。
陶勇医生讲了自己刚从医时受过太多患者的质疑,因年轻不被信任,鼓励年轻医生胆子大一点,脸皮厚一点但心要细一点。这些,彷佛是成熟医护人员的必经之路。记得我实习时在老师的鼓励下才敢进行静脉穿刺,前提是还经历一个星期的穿刺练习,没自信、怕失败、怕患者责骂。但鼓起勇气操作成功的那一瞬间,欣喜不言而喻。现在工作已经四年了,静脉穿刺操作了无数次,遇到血管条件不好的人,之前我会首先想到求助,但是现在,我会先努力试试,若是失败了会说一句“不好意思,阿姨,没成功,我们要重新找找血管了”,若是成功了,还是会像成功的“第一针”一样高兴,会向同事们分享我的喜悦,也很感谢老师们在我分享时会夸一句“棒”,这是老师们给予我的鼓励和认可,让我在工作中越来越有干劲,越来越自信。
陶勇医生还提到受伤后照顾他的护士们:“平时嘻嘻哈哈,内心都有一股侠气”。选择了这行后,终年穿着护士服,与细菌为伍,日夜颠倒,有时还会遭到患者、家属的不理解,然而这群护士始终坚守在医院,图什么呢?也许是这份“价值感”:通过我们的帮助,打败病魔,拯救一个人的身体,挽救一个家庭,这种价值感是无与伦比的。除了患者、家属,医生、护士也想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提升治愈的效率,两者都有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希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护理网站 主办:武汉同济医院护理部
地址: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 咨询电话:027-83663139 投稿邮箱:88969089@qq.com
Copyright2006-2008, Tongji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尚网互联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