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洁来源:PICC专科发表时间:2014/9/22 18:27:38浏览: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临床上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化疗患者,或需长期输注刺激性药物或高渗高浓度药物的患者。但有少数患者在留置PICC导管一段时间后,会在PICC导管固定的无菌贴膜下出现一些的红色小疹子,伴有瘙痒难耐。这些小红疹到底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什么是湿疹?
绝大多数患者PICC无菌贴膜下的红疹即为“湿疹”,它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皮肤病、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表现在皮肤上为出现不同程度的粟粒状红色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可有明显点状或小片状糜烂,渗液,结痂,损害境界不清。当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脓疱、脓性渗出及痂屑等。
二、为什么会产生湿疹?
多数PICC带管患者的湿疹好发于进行化疗2至3个疗程后,这是由于此时患者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
1、化疗2至3个疗程后,患者的机体抵抗力降低,皮肤的敏感性增加。
2、部分化疗药物本来就有些皮肤的反应,更刺激了患者自身体内的变态反应。
3、无菌贴膜的覆盖固定使局部皮肤的呼吸、代谢和通透性均受到影响。
4、炎热的夏季、或者局部包裹严密不透气时,都容易导致湿疹的发生。
三、出现湿疹了该怎么办?
PICC的带管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合理的休息饮食并配合相应的外用药物治疗及定期导管维护,完全能够处理好贴膜下的皮肤症状,并不影响导管的安全应用和阶段化疗的进程。
1、去除诱因 首先,得了湿疹后,我们应尽可能找到并去除可能诱发及加重的病因。
2、注意饮食 饮食应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禁食酒类,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鱼虾、牛羊肉等易于致敏和燥性的食物。
3、加强休息 生活上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和劳累。
4、皮肤护理 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进行剧烈活动导致大汗,或暴露在高温湿热环境下,避免用力搔抓而导致感染和脱管,
5、合理用药 根据国内外的湿疹诊疗指南,目前治疗湿疹的主要药物还是外用激素药膏。合理的激素外用药可以控制皮肤炎症反应,修复皮肤屏障功能,对湿疹治疗快速有效。因此,对于PICC无菌贴膜下的湿疹,可以将含激素的地奈德乳膏,艾洛松乳膏等在常规的维护程序后以无菌的方式外涂于患处。
6、纱布换药 必要时可暂停使用无菌贴膜,改为无菌纱布换药,隔日一次,直至红疹消退,一般数次即可改善、好转。
PICC贴膜下的湿疹非顽疾,你我携手配合必能战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护理网站 主办:武汉同济医院护理部
地址: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 咨询电话:027-83663139 投稿邮箱:88969089@qq.com
Copyright2006-2008, Tongji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尚网互联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