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护理网

返回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本站公告:

循环系统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循环系统

腿肿切莫随意按摩,谨防体内“沉默的杀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治疗与护理

作者:张文霞来源:胆胰外科发表时间:2018/6/26 11:59:17浏览:

65岁的王爹爹两周前因为胆囊炎在医院做了手术,手术后恢复很快,不到一周就出了院。可出院没两三天,就出现了左小腿肿胀,王爹爹和老伴没太在意,想着可能是大病初愈,还没完全恢复,就自行在家里用热水泡泡脚,按按摩。没想到不仅左腿越肿越厉害,还出现了胸闷、咳嗽等不适,赶紧到医院就诊,一检查,确诊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还合并肺动脉栓塞,差点丢了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顾名思义,就是下肢深静脉内的血液凝固,形成固态的血栓,堵塞静脉血管,影响静脉血回流,从而导致下肢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血栓还有可能脱落,沿血管经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到达肺动脉,致肺动脉栓塞(PE),出现胸闷、咳嗽、咳痰、咯血等,严重时可能引起心跳呼吸骤停,危及生命。

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的原因主要有三:血管壁的损伤、血流瘀滞和血液高凝状态。因此常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出现于创伤、手术、肢体固定、长期卧床、长途旅行以及部分血液病患者。如长途旅行尤其是洲际航班的经济舱位,空间狭小,活动不便,肢体常有数小时甚至十余小时处于屈曲位置而不能运动,静脉血管内血流严重瘀滞,从而诱发血栓形成,因此,此种血栓形成又被称为“经济舱综合症”。包括外科手术在内的创伤,一方面因为或多或少的出血导致机体凝血机制调动、活跃,使身体处于高凝状态,另一方面又会因为影响病患活动能力,导致肢体肌肉运动减少,促进静脉回流的“肌泵”作用减弱,肢体血流瘀滞,从而诱发静脉血管内血栓形成。因此,针对创伤等病患,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早期的肢体活动、锻炼,适当地给予抗凝、祛聚药物,都有利于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管内血栓一旦形成,在急性期内则应限制活动。因为早期新鲜的血栓极易脱落,下肢肌肉的收缩、按摩等因素,会引起血栓脱落,脱落的血栓随血流到达肺部,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严重的栓塞在一瞬间导致肺动脉强烈痉挛,甚至诱发心跳呼吸骤停,危及患者生命。故在医学界,下肢深静脉内的血栓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也是治疗的关键时期。早期的血栓尚未机化,对血管内膜损伤小,对抗凝、溶栓等药物也相对较敏感。因此,临床上主张在形成的早期移除血栓。传统的全身尿激酶药物溶栓短期内血栓移除率低,而出血风险较高,一般不作为首选;手术取栓虽可快速移除血栓,但传统取栓手术创伤较大,出血量多,而且会损伤静脉血管,术后复发率高,故一般仅在紧急情况下采用。新兴的介入置管溶栓,在X线的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的方法置入专用的溶栓导管,使溶栓药物通过导管直达血栓部位,药物直接与血栓接触,局部药物浓度高,溶栓效果显著,而全身的出血风险小,应作为急性期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

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以上特点,早期血栓形成患者宜绝对卧床休息,适当抬高患肢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忌挤压、按摩患肢,预防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必要时可考虑放置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动脉栓塞;使用抗凝、溶栓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关注穿刺置管部位有无出血、血肿等,配合医生监测凝血功能变化,及有无胸闷、头疼、血尿、血便等情况。

在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病患的影响主要是血栓导致的静脉回流障碍,以及血栓机化破坏静脉瓣膜引起的静脉内血液返流。因此,在慢性期,在尽可能地祛除血栓形成的诱因后,患者需要坚持抗凝以预防血栓复发,辅以静脉活性药物减少渗出以期消肿,注意休息,减少活动,活动时穿戴医用弹力袜,尤忌负重及长时间站立。如此尽量减轻持续静脉内高压引起的下肢浅静脉曲张,以及皮肤、软组织改变等,提高病患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健康指导

网站首页 | 护理概况 | 护理新闻 | 护理管理 | 优质护理 | 教学科研 | 健康科普 | 心灵驿站 | 专题栏目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