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湿免疫科来源:娄雪娇 张子云 王曼 何细飞发表时间:2021/1/11 15:03:05浏览:
1月7日上午,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对一例重症皮肌炎患者开展了疑难危重患者多学科护理会诊,护理部王颖和黄丽红副主任共同主持,风湿内科张子云护士长进行病例汇报,来自风湿免疫科、康复科、营养科、眼科、呼吸科以及心血管内科等护理专家出席会诊并参与本次疑难病例会诊讨论。
皮肌炎是在风湿免疫科常见的一种可累及全身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由于进展较快、容易反复,患者常常病情危重、预后较差。病例患者是一位24岁的男性,确诊皮肌炎8年余,目前处于皮肌炎活动期,存在恶病质、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右侧眼睑肿胀、左上肢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等多学科问题。针对目前最主要的护理难点,各学科专家经过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护理建议。
该患者身高174CM,体重40kg,BMI13.8,电解质紊乱,重度营养不良,且声带及吞咽肌受累,无法说话,能少量进食,洼田饮水试验3级,有明显呛咳等问题,康复科专科护士时丽萍首先提出一个设想,肺部感染是否误吸所致?她提出,可以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或者碘水试验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如患者存在误吸,建议留置胃管,一方面可以预防误吸导致的肺部感染,一方面可以通过肠内营养更加精准地给予营养;营养科专业护士王萍指出,患者目前主要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营养,通过计算,远远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她同样建议在进行吞咽功能及胃肠功能的评估后,可以置入胃管,通过胃管每日定时、定量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地营养物质。护理专家们在讨论过程中,还提出了新的胃管置入方式——经口间歇性胃管置入,在患者意识清楚、配合度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口腔置入胃管,白天注食结束后,夜间即拔除胃管,以减少患者留置胃管的时间,提升患者的舒适度。
患者肺部感染,咳痰无力,约咳嗽10次才能咳出一口痰,每日痰量约300ml,呼吸科护士长徐素琴在肺康复方面给予专业指导,她建议可以进行加温加湿给氧,以促进纤毛运动和痰液的排出,在呼吸功能锻炼方面,可以进行平静呼吸控制、深呼吸和Huff运动,同时可以使用Acapella气道震动和正压疗法,促进痰液的清除和呼吸功能的锻炼。患者双眼不能闭合,右眼红肿伴大量分泌物,眼科护士长马剑晴建议在可乐必妥滴眼液的基础上,可以加用红霉素眼膏一日三次,加强抗菌和滋润的效果。她了解到患者有长时间看手机的习惯后,建议一定要减少用眼,可以用纱布覆盖右眼,以缓解疲劳、促进眼睛的恢复。患者长期处于被迫卧位,全身肌肉乏力,尤以左上肢为甚,徒手肌力评估为2级,颈部、下腰部肌肉疼痛,双脚麻木。康复科建议进行床边肢体功能康复锻炼,拟定锻炼计划。在查看患者病程时,内科总护士长何细飞指出该患者有心包积液、窦性心动过速,可能存在心肌受损和心功能不全,责任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滴速和入量,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以预防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
王颖副主任和黄丽红副主任对本次疑难病例查房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认可,并分别进行了总结。黄丽红副主任说,此次会诊结束后,专科要根据护理专家们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指导临床工作,通过多学科专业护理知识的融合改善患者的结局,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年轻的生命重塑对生活的信心和对健康的追求;王颖副主任提出,可以将我们对患者的评估和康复指导拍摄成教学视频,以积累此类危重患者的护理经验。
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整体情况考虑,发挥各学科的特长,制定个体最佳方案,帮助患者减少疾病的痛楚,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并从中优化护理流程,解决临床疑难病例的护理问题,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升护理专业护理服务的内涵和质量,这正是护理部积极开展多学科护理会诊的意义所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护理网站 主办:武汉同济医院护理部
地址: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 咨询电话:027-83663139 投稿邮箱:88969089@qq.com
Copyright2006-2008, Tongji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尚网互联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