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护理网

返回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本站公告:

儿童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儿童护理

接种卡介苗后,警惕卡介苗病

作者:陈艾 王梦月 张璇来源:儿童感染科发表时间:2022/12/2 10:34:42浏览:

4个月前,妈妈发现才7个月大的坚坚左侧腋下至胸壁有一非常硬的包块,妈妈虽然觉得有点奇怪,但想到自己照顾得如此小心,也从未见过有蚊虫叮咬,而且包块也不大,便以为过两天就能好。然而,包块逐渐进展,先是变红变软,然后又出现液化,坚坚妈妈这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遂来我院治疗。

7月11日,坚坚在小儿外科做了左胸壁脓肿切开引流术。但是,术后一个多月后,伤口愈合不良,包块无明显消退,还越来越严重了。9月7日,可怜的坚坚不得不再次进行第二次手术,并将胸壁脓肿坏死组织进行病理送检,结果发现镜下见大量组织细胞增生及炎症细胞,结核分枝杆菌基因检测阳性,经儿童感染科周华教授会诊后,确诊为卡介苗病。于是,9月16日,坚坚转入我科,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后,坚坚的伤口渐渐愈合了,在科的所有医护人员无不为之开心。

 

一、什么是卡介苗病呢?

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 BCG)是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的减毒活疫苗,是目前唯一批准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在中国,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天即接种卡介苗。虽然卡介苗接种,是我国计划免疫的疫苗之一,也被认为是最安全的疫苗之一,但仍有少部分儿童接种后出现卡介苗感染,即卡介苗病。

卡介苗病可分为局部/区域性卡介苗( BCG-itis) 或局限性卡介苗病,将远距离疾病、播散性疾病统称为远处/播散性卡介苗病( BCG-osis)。而其中散播性卡介苗病最严重,表现为全身淋巴结结核、肺结核和肝脾结核、腹腔结核、脑膜炎等其他部位结核。播散性卡介苗病的发病率为0.06~1.56/100万,发病的中位年龄为3.5个月~3.6个月。研究发现,大多数局限性卡介苗病预后较好,而播散性病死率高,为40%~80%,免疫功能正常病死率为28.6%,免疫功能缺陷患儿病死率71.0%。

 

二、卡介苗病如何治疗?

1.局部卡介苗病

大多数局部卡介苗病呈自限性,建议临床观察。接种部位脓肿通常于6个月内自行缓解,非化脓性淋巴结炎多于4~6个月内自行缓解。常规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不能降低非化脓性淋巴结炎转化为化脓性淋巴结炎的可能性。

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穿刺抽脓或切除病变部位:①大面积接种部位脓肿;淋巴结有波动感;③持续存在且迅速增大的化脓性淋巴结;④瘘管形成。

对于化脓性淋巴结炎,针吸可降低其形成窦道的风险,促进淋巴结炎的消退,局部滴注异烟肼可缩短恢复时间。口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红霉素或联用异烟肼和利福平)不能改善局部卡介苗病预后。手术切除是迅速治愈化脓性淋巴结炎的有效方法,术后伤口恢复较好,但手术操作和全身麻醉有一定风险。

因此,仅在针吸治疗失败、窦道形成、淋巴结粘连、出现多腔性脓肿的情况下可考虑手术切除。由于伤口愈合延迟、瘢痕形成不良及伤口持续排脓等不良反应,不建议对化脓性淋巴结炎患者进行切开。

 

2.远处/散播性卡介苗病

远处/播散性卡介苗病病死率高,需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时监测药物毒副作用。鉴于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对吡嗪酰胺的固有抗性,不建议使用吡嗪酰胺治疗卡介苗病,但卡介苗病与结核病可能共存,不能排除或疑有结核病时可使用吡嗪酰胺。

 

三、卡介苗病伤口如何处理?

根据肿大程度、是否和周围组织粘连、是否形成脓肿、是否破溃分为干酪型、脓肿型、和窦道型3型,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1.干酪型:淋巴结单纯肿大≥1cm,不与周围皮肤粘连,早期可移动,稍有硬感。病理检查显示有大量浸润及坏死组织。处理方式:局部热敷,每天3-4次,每次10分钟。早期热敷能使肿大的淋巴结自行消散。

2.脓肿型:肿大淋巴结内有脓液,轻压有波动感,淋巴结与周围皮肤粘连,皮肤可以呈紫红色。处理方式:需用无菌注射器抽脓并用5%异烟肼溶液冲洗,同时注入链霉素10-20mg,必要时隔7-10天重复抽脓冲洗。严禁热敷(因易致破渍)和切开引流(因不易收口)。如淋巴结已有破溃倾向时,应进行扩创,用刮勺反复搔刮脓腔内干酪样坏死组织,彻底清除豆渣样坏死组织,以凡士林纱布蘸链霉素粉或异烟肼粉或碘仿甘油引流,用5%异烟肼软膏或20%对氨基水杨酸软膏外敷,每2-3天换药1次,直至创口愈合。

3.窦道型:淋巴结破溃成瘘管,个别长达1年以上方能愈合,同时有结缔组织增生。处理方式:需用20%对氨慕水杨酸软膏或5%异烟肼软膏局部涂敷,通常1-3个月可痊愈。

 

四、卡介苗病如何预防?

若夫妻婚前就双方隐性或潜在免疫缺陷基因进行筛查,孕前进行咨询,孕后行产前筛查,新生儿接种前可额外进行免疫功能检查,就可以在源头上最大程度的避免全身散播性卡介苗病。另外,医务人员在为婴儿接种前,也应询问父母有无家族免疫缺陷病遗传史,是否为近亲结婚,孩子近期有无服用免疫抑制剂等,做好第二道防线。由于全身散性卡介苗病属罕见病,需要广大医务人员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好早期确诊和治疗,为患儿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这将对改善患儿预后,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娜. 儿童卡介苗病58例临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20.DOI:10.27674/d.cnki.gcyku.2020.001195.

[2]周娜,许红梅.儿童卡介苗病研究进展[J].儿科药学杂志,2021,27(03):55-58. DOI:10.13407/j.cnki.jpp.1672-108X.2021.03.016.

网站首页 | 护理概况 | 护理新闻 | 护理管理 | 优质护理 | 教学科研 | 健康科普 | 心灵驿站 | 专题栏目 | 联系我们